同学们好、大家好,我是资深大数据分析师——阿橘老师,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带货文写作——拉进读者的距离。

 

为什么要拉进读者的距离?

 

带货文的目的是把商品销售出去,所以本质上带货文也需要让读者对你产生信任,而信任的产生通常来自两方面:对商品相关专业知识的分享,及“朋友式”的推荐语

而无论是分享商品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是对产品的推荐语,都应该以“朋友式”的语气进行“交流”。

 

试想,如果你只是单纯说教——分享商品相关的专业知识,而毫不考虑读者的感受,那么大概率是带不出去货的。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名保险销售员,如果你只是一味讲解,忽略了与用户的互动,那么大概率这次销售是失败的。

 

如何拉进读者的距离?

 

写作是单向沟通,但我们要打造”双向沟通的氛围”,以便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利于商品销售的转化

经过我的实践,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可有效拉进读者的距离:

1.巧用“知乎体”

2.抖机灵

3.旧词新义

4.有意思的动图

5.尽量减少“我”出现

6.多用语气词

 

1.巧用知乎体

 

每一个社区、平台都有不同的调性,不同的氛围。比如提到“亲”这个词,你应该立刻会想到淘宝卖家的语气;提到“JR们”,这是典型的虎扑社区语气;看到“谢邀/卸腰/泻药;怒答;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多图预警……”,这是典型的知乎体

 

如果你是一名知乎老用户,看到这样的用词瞬间会把你当作“自己人”,你被点赞的概率增大很多倍~

知乎体还有很多,不妨在知乎平台搜索一下“知乎体”,所谓入乡随俗,相信聪明的你很快就能了解知乎的调性和氛围。

 

另外,很多类似“如何评价XXXX?”,“A和B,怎么选?”,“如何看待XXXXX?”,“如何优雅地XXXXX?”,“XXX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些其实都是知乎体

 

2.抖机灵

 

因知乎社区平均学历较高,所以抖机灵需要一定手法。比如先提出一个论点A,然后找一些理由把A推翻,再提出论点B,最后发现B可能也不太对,或者A和B其实差不多~

 

总之,不要显得自己很愚蠢,而是有一定思考水平,但是思考的最终结果,好像把自己前面提出的观点、理论全部推翻了……

 

知乎有很多一句话的高赞回答,不妨参考一下,便知其中深意

 

3.旧词新义

 

把一些旧的词汇,用新的方式去解读,这个方法屡试不爽。尤其是20~30岁之间的年轻人,对旧词新义非常感冒。

其实现代社会有很多旧词新义,比如:锦鲤、打酱油、粉丝、冒泡、吃瓜……按照这个思路去创造就可以。

 

4.有意思的动图

 

如果你经常看我的公众号,你会发现我经常用到一些动图,有时候一张图胜过很多句废话。

动图一般搭配抖机灵、段落的总结式发言,效果会更好。

 

5.尽量减少“我”出现

 

带货文主要目的是分析商品,要做到尽量客观,如果遇到一些非要说明的缺点,可以拿一件在这个点上更差的商品做对比,这样就比较科学了~

 

减少“我”出现的含义是,如果想强推一个观点,应该用“是吧、对吧、没错吧”这样的语气,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记住你不是在表达自我,而是在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解决他为什么需要买这个商品的问题,这个商品可以解决哪些人的问题,那么用户就是这些人。

 

如果非要出现“我”,请用“我们”代替~

 

6.多用语气词

 

我们既要分享专业知识,又要做商品推荐,很显然,必须用更温和的口吻,比如“这个如何?”,“机智如你”,“稍微懂一些XX知识的小伙伴”……一方面要温和,同时也可以假设用户具有某个看起来比较高明的思路——夸一夸读者,这样就形成了“双向沟通式”的写作。

 

总结

 

在进行带货文写作时,全文一定要体现你的睿智与独到的见解,如果没有独到的见解,不妨拿两个风马不相及的商品进行对比,从而产生一些刷新人们认知的观点。

 

无论你以如何方式来展开你的内容,最终都要讲解商品的优点——这个商品适合哪些人,不适合哪些人,可以解决哪些人的问题,缺点尽量少提。

 

记住,写带货文时要假想你对面坐着一个用户,他在向你咨询这个商品,这样就不会陷入单向沟通的被动局面

 

本次课程就分享到这里。

“有效思考,通过输入、输出提高大脑思考能力”,学习完当前课程,及时把自己的思考、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或发表在社群里,这样你将更快成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