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苦恼:想要给用户介绍一个产品,猛地一通输出,即使把这个产品所有的优点都讲一遍,对方还是不感兴趣;有时候就在想,我的东西明明这么好,你却看不上,你也太有眼无珠了……

就像前几天,我一个朋友也推出了一款新的AI写作工具。

我想是为他助力,也帮他说这个写作工具怎么怎么好,发小红书把这个工具的优点都讲了个遍,但最终还是无人问津,一个都没有推销出去。

直到我读了《思考,快与慢》,我才发现自己是犯了多大的错误。

书中说:“如果成功有诀窍的话,这个诀窍就在于洞悉他人的立场,并能够同时兼顾自己和他人的立场。

也就是说,想要获得你想要的,一定要往对方需求上去考虑。去找到一个既要满足他人的需求又能达成自己的目标的角度,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这就像是钓鱼一样。

我们人类喜欢吃的东西跟小鱼喜欢吃的东西不一样。

如果我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就很容易把自己爱吃的东西投喂给小鱼,结果肯定没有办法钓到鱼。

但是,如果换成小鱼的立场,小鱼喜欢吃虫子,按照鱼的需求去放鱼饵,就一定可以钓到鱼。

所以,我想要卖出朋友的新AI写作工具,我也要从这个角度去思,去想一想我的用户需要什么,然后用福利去匹配需求,这个写作工具自然就卖出去了。

后来,我打算在小红书上再试一试,因为这里人群多样但也能大致分析出需求类型。

比如说,有些小伙伴写论文有困难,我就把自己使用AI写作工具写论文的经验分享出来;

有些小伙伴对创作故事感兴趣,我就重点提及这个工具在创作故事方面的独特功能;

有些小伙伴对文案撰写有需求,我就介绍这个AI写作工具在文案创作上的优势。

就这样,我顺利卖出了20个AI写作工具的使用权限。

反思我做成这件事的原因,主要还是关注到了他人的需求,而不是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

这件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将来在推广的时候,多去想一想目标用户想要看什么。符合用户需求的推广肯定比我自己随便拍脑袋想出来的推广效果要好得多。

比如说,我自己的小红书主要是写AI写作技巧分享方向,我的粉丝大部分也是对这类选题感兴趣。所以,我以后发笔记的时候,就要尽量围绕这个方向去写,如果偏离了,粉丝很可能就不再关注我了。

卖出产品的时候,多要去想一想这个产品可以为对方解决什么问题,从用户需求出发,更容易打动用户。

比如说,我最近在卖的这个AI写作工具,其实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切入。

如果我想把它卖给学生,就要多从辅助完成论文、提升写作能力的角度切入;我想把它卖给自媒体工作者,就可以从提高创作效率、提供创意灵感的角度切入;

不同的目标群体会有不一样的需求,只有设身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真正打动读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