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一件无聊的事写/讲得生动有趣?

其实这就是以个伪命题,对我们写作来说,要是觉得写作这事无聊,干嘛还写。

想想怎么写有趣的故事,倒不如琢磨怎么把无聊的故事写生动。

无聊的故事能写生动,是意外之喜,有趣的故事写无聊,就是大失误。

冷笑话写法不比正常笑话差。 就算请专业喜剧演员绘声绘色讲冷笑话,也未必让人觉得好笑。

这是笑话内容的问题,不是讲笑话技巧的事儿。

平常事件能写得生动有趣吗?

答案是能。

但得从平常事中找耐人寻味的亮点,再加工、放大、润色、表现。

而不是凭空把没吸引力的事讲有趣,因为这不是光靠文笔就行的。

哪怕文笔再好,也只是“放大器”“调色盘”,不是“制造机”“发动机”。

退一万步,有趣的事都能写无聊了,凭啥追求把无聊的事写有趣。

凡是脍炙人口的故事,都不是无聊的事。

我们能做的是从看似无聊的事中找不无聊的点,让人动心的那个点。

哪怕这一点开始很小,不引人注意。

把这小点无限放大,吸引大家目光,这是文字处理能做到的。像故事情节里的“反转”和“共鸣”。

要是找不到这样的点,也不要勉强自己“变废为宝”,你又不是炼金术师。

把故事讲生动有趣的办法不少,最简单基础的是“沉浸”。

第一步前面说了,纵观全局找亮点,心里有数。 这步要确定描写方向、力度、方式。 针对亮点设计怎么讲、怎么写,需要点“设计”灵感。 核心是把故事讲清楚,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呈现亮点。

第二步,沉下去,代入故事和人物。 这不只是单纯换位思考,要一直保持。 写作全程保持“沉浸代入”,笔下文字才有视角、感官、共鸣。

注意两点,一是细节描绘,二是情绪。

注意人物面对事情时的心情和心理变化。 心情决定表情、神态、动作、对白。 人物心理决定行动, 可以不做心理描写,但得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让读者能直观感受。

细节描绘是为让读者有画面感和剧情联想。 没法产生联想画面的描写,难说生动有趣,甚至让读者没法专注。

运动中的细节刻画要短、频、快。 要有针对性、目的性,精确、简洁、不拖进度、不断节奏、不“滞涩”。

满足这些条件得大量练习。

这方面得形成肌肉记忆,养成行文习惯,不然写得痛苦又折磨。


上面这些看着简单,可咋说呢,这是事后总结。 因为懂了,反推过程容易。

写作的难点不在理解。

学习容易,吃透理论也不难,要实用就得千锤百炼。 严格说,能写出来就是会了。

这不是量变到质变,而是一通百通,作者靠的往往是“本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